第44章 章卌四 品茶论道谈笑间_神诡异仙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44章 章卌四 品茶论道谈笑间

第(2/3)页

人忍不住蹦出来大放厥词。

        开明教育好不好?

        好,当然好。只要普及教育,南山民间不少稚童都能从中受益。只要有向学之心,不敢说成绩多好,至少识文晓字,能找到工钱更好的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毕胜克甚至敢放言,不出十年,南山县会变成书香大县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种书香大县,本身并不受书香世家们的喜爱。

        倒也谈不上教育垄断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真是教育垄断,南奕也别想在南山学舍崭露头角。

        主要在于,郡城的无相书院,每年只招各县学舍岁考的第一名;其他书院,也只招各县岁考前十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读书的学生变多,会导致每年岁考的竞争更为激烈。
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,时至今日,各县学舍的竞争已经格外激烈。

        如宋忠这种父母特意迁来南山县的家庭,甚至被称之为「岁考人家」。

        啥意思呢?

        意思是指,这种家庭,为了孩子能成功取得岁考好名次,当官的父母甚至会故意调动到竞争较小的偏远县城,让孩子得以在小县城岁考夺榜,拿到九大书院的录取资格。

        是以,若寻常百姓普及开教育,每年岁考竞争的激烈程度,无疑会更上一层楼。

    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好在,两者接受教育的力度终归还是不一样的。只要不是南奕原身这种读书种子成堆出现,朱门贵公子还是基本能守住岁考前十名次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虽说各县岁考前十,可以考虑入学另外几个书院。但很多时候,只要不是岁考第一,另外九人都有可能会选择复读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九大书院对应大离九部,其中,无相书院对应的是文部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有无相书院的学生,学成后可以面向整个大离官场等待选拔任用。而其他书院的学生,只能竞争特定系统的官位。

        总之,因为九大书院既是书院,也是仙门外门,想依靠读书学习往上晋身,竞争确实激烈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朱门贵公子,自然也会对开明教育有着本能的轻微抵触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南奕抛出的饵,足够让这些书香门第,忍耐不适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毕胜克致辞完毕,换来一众围观百姓喜出望外后,谢北河也登台发言:

        “自《明报》发刊,谢某收到不少朋友来信,询问报纸上的画技该如何练习,能否请见‘奕名’向其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sw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